×

山东梨花面业:三十年匠心锤炼精品 持续擦亮淄

2022-10-17

基金募集期为2021年12月28日至2022年3月27日,凡省内注册登记的从事小麦、稻谷、玉米三大品种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等经营活动的粮食企业,均是基金服务对象。截至目前,省级基金实缴总计1.9亿元,其中粮食企业实缴1.43亿元,省财政厅按比例出资4700多万元。

每年到夏粮收购时节,粮油企业都会因粮食收储而需要大量资金。2022年截至目前,梨花面业共计收储小麦原粮15.2万吨,与往年不同,今年,企业的收购资金早早有了着落。而这得益于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贷款业务的落地。

过去梨花面业只是一家面食加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2017年,公司决定进军餐饮服务业,

目前,企业50万吨优质小麦深加工新车间项目正处在建设收尾阶段,11月份即将投产使用。项目获得山东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优质粮食工程项目补贴2950万元,总投资2.3亿元。采用国际先进的瑞士布勒面粉加工设备、完善精细的日本制粉工艺,投产使用后,日生产量可达到1500吨,比提升改造之前的产量增加三分之一。

梨花面业也是获得此次政策红利的企业之一,2000万元的融资,正好在新粮上市时节放款。和往年企业收购粮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筹款相比,这项政策为梨花面业节省了0.65%的融资成本,“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政策的落地,在我们企业夏粮收购的关键时期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为企业原粮收购、生产经营提供了保障。”张莹告诉记者。

从成立之初面粉日产量只有60吨,到现在日产量已经突破千吨并且数字还在不断攀升,靠的是企业持续加码的科技创新。

桓台县地处北纬36度,是全国江北第一个吨粮县。高质量的原材料催发出当地蓬勃发展的面粉厂。梨花面业1992年建厂之初,仅桓台一个县就有大小面粉厂数十家,梨花面业能够长远发展,并最终脱颖而出的“密码”,除了科技创新,还有“品牌”与“质量”的两驱并进。

活动第一站走进了位于淄博市桓台县的山东梨花面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92年的山东梨花面业,今年正好迎来了其高速发展的第30年,而其拥有的“梨花”商标,也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知名品牌”,2021年入选“中国好粮油”“我最喜爱的齐鲁粮油产品”。

10月11日,由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主办,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承办的2022“道不尽齐鲁粮油好·粮安记者行”全国媒体大型采访活动启动。来自全国的媒体记者,走进淄博、东营、潍坊等地的粮食储备库和粮油加工企业,进行深入调研采访,宣传报道现代化、规范化、智能化的“大国粮仓”和先进粮油企业加工科技、提升品质质量以及实现信息化监管的生动实践,展现山东保障粮食安全重要“压舱石”的责任担当。

新项目带来的不仅是产量的提升,产品质量也是实现了跨越式的提高:精度高、出粉率高、质量稳定,粉色洁白细腻,蒸煮的食品口感筋道、清爽滑,麦香浓郁。

“今年我们跟随‘齐鲁粮油'中国行活动,走进山西、内蒙古等地,与当地的经销商签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品牌的影响力逐步增强,客户对产品的认知度越来越高,梨花品牌已经走出山东,走向全国。”

品牌突围升级 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政策加持 让粮油企业确保有钱收粮

除此之外,借助新项目上线的时机,企业的数字化管理也更加完善。“从原粮的收储进厂,到实验室的检测数据、以质定价、收入粮仓,到生产管理环节,从配麦、配粉、打包等,全部由数字监控,同时与销售系统、财务系统实时对接,实现了全工厂一体式智慧化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张莹表示。

近年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重点打造的“齐鲁粮油”公共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梨花面业也受益颇多。去年,梨花面业跟随“齐鲁粮油”中国行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科技创新持续加码 新项目产能提升三分之一

去年年底,山东出台了《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风险共担的原则,由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山东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发起成立了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专门为粮食企业市场化收购粮食的贷款提供融资增信,实现政府基金风险分担作用,降低粮食收购贷款风险,有效解决粮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因底子薄、有效资产少等情况遭遇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上一篇:江苏粮油学会做“红娘”助力稻米“温柔”出壳
下一篇:9个乡镇种植大豆16万亩 四川自贡沿滩粮油作物迎

Top